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0公里二手车”乱象揭秘:卖家缘何“新车二手卖”?

2025/05/30 08:47

阅读:

原标题:“0公里二手车”乱象揭秘:数千平台卖家缘何“新车二手卖”?

“0公里二手车”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关注。近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接受采访时揭露了行业“0公里二手车”的乱象,将行业“0公里二手车”的灰色地带暴露在公众视野。魏建军指出,所谓“0公里二手车”,“是指上完牌照就算完成了注册,好像是卖出去了,但又回到二手车商手里”,并表示在二手车平台上有3000至4000家卖家在销售这类“准新车”。

相关言论发布后,这种“上完牌照即转手”的特殊交易模式被推至舆论风口浪尖。

据了解,这种特殊商品的市场流通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新华财经在懂车帝、瓜子二手车、闲鱼等相关二手车平台看到,比亚迪、埃安、奥迪等品牌均有多款“0公里二手车”在售,售价普遍低于指导价数万元,部分车型上牌时间甚至标注为2025年4月。

在社交媒体平台,还有部分二手车商通过视频宣传门店里的“0公里二手车”。新华财经在不少视频中看到,有门店停车场内停放着数百辆覆盖从传统车企到新势力再到豪华品牌的“0公里二手车”。

据河南嘉诚汽车租赁有限公司负责人刘金涛介绍,其门店内有大量在售“0公里二手车”,“基本都是之前生产的库存车,卖不动了才降价,价格非常实惠。”

刘金涛举例称,今年4月刚出厂的一辆大众新宝来,包牌包税包交强险,落地价格只要7.88万元,较指导价便宜近5万元;比亚迪一辆0公里的海豹05,包牌包税全款落地价格为5.58万元,比新车便宜约2万元;奇瑞一辆2025款290T尊贵型5座的瑞虎8 PLUS,“连膜都没撕”,落地价格10.58万元,较指导价便宜超3万元。

行业知情人士透露,这种操作实质是经销商清库存的变通手段。有二手车商告诉新华财经,不少二手车商专门做“0公里二手车”的生意,“车商用低价从经销商那里购买新车,再加几千块钱卖给消费者,既能帮经销商清库存,自己也赚了钱,消费者还能省一两万元。”

事实上,这种情况并非近期才出现,早在几年以前就屡见不鲜,全国多地大量的二手车商都有类似车源,并且覆盖大部分汽车品牌。

“0公里二手车其实一直都有,基本都是车企常规清库存的手段,或者是经销商为了冲刺业绩的临时策略。这种现象在很多车企内都存在,不同品牌间只有规模差异。”有业内人士告诉新华财经,“这种变相销售已成行业常态。不过二手市场价格波动剧烈的品牌,往往正是‘0公里’车流通量最大的品牌,其面临的危机也更大。”

该人士认为,车企通常不会以走量为目的大面积出售“0公里二手车”,这些大多是经销商的行为,“对比来看,这类市场上相对更多的在售车型是下半年生产的,因为到了年底考核节点,经销商为冲刺销量数据,常将未售新车以二手车形式转给车商。”

尽管“0公里二手车”的相关操作在法理层面尚存争议空间,但其潜在隐患已逐渐显现。

首先,补贴政策存在被变相套用的风险。有业内人士指出,部分二手车商利用车辆置换补贴规则,通过报废车置换方式获取1.5至2万元国家补贴,这种操作虽具短期经济效益,却可能扭曲政策设计。

其次,消费者权益保障体系出现漏洞。购买此类“二手车”将丧失首任车主专属权益,如终身质保等核心服务。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车辆已完成首次过户,转售时残值率将显著低于常规二手车,实际用车成本可能不降反升。

无论如何,这种现象折射出了汽车行业的深层次矛盾,在市场竞争压力之下,部分经营主体只能通过制度缝隙寻求生存空间。当“0公里二手车”成为特殊商品标签,新车以二手之名流转,数千商户集体游走于制度边界,这不仅暴露了行业恶性竞争的冰山一角,更警示着市场秩序重建的紧迫性。规范“0公里二手车”交易规则,当是平衡各方利益的必答题。

[来源:新华财经 编辑:秦璐]

青岛话题

城市文化新地标蓄势待发 青岛人记忆中的国棉六厂即将焕新

07/29 09:00 / 青岛日报

曾经,国棉六厂内纺织车间机器轰鸣;如今,这里创意浪潮澎湃翻涌。在这里,历史与未来共鸣,文化与创意共舞,一座城市文化新地标正蓄势待发。

青岛19处场所已集中供冷 具有集约用地高效节能等优点

07/21 08:35 / 青岛早报

业内专家表示,集中供冷节能和管理效率更高,适合大规模、长周期使用,其高效节能等诸多优点,有利于绿色城市建设。

深度报道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开展暑期校内托管:托得安 管得好

08/01 07:44 / 人民日报

多地网友反映,一些家长早上把放暑假的孩子送到图书馆,中午给孩子点一份外卖,下班后再来接。一些年龄小的孩子因缺乏看管,喧哗吵闹,相互追逐,影响了图书馆的正常秩序。

《经济日报》关注青岛:真查实改解决企业急难愁盼

07/23 08:05 / 经济日报

结合学习教育,针对涉企行政检查中存在的多头检查、随意检查、过度检查等问题,青岛市研究制定出台《青岛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若干措施》,提出了明确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探索开展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等16项具体措施。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