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葡萄巨无霸 一串值百元
近日,莱西市大棚葡萄抢先上市,果农喜迎丰收。在莱西市沽河街道迟家庄村和西张家寨子村的种植大棚里,一串串藤稔葡萄挂满枝头,一颗颗葡萄粒圆润饱满,紫莹莹的非常诱人。与此同时,莱西市院上镇岘沽村的果农也正忙着采摘大棚里的巨峰葡萄。今年莱西的大棚葡萄产量较往年要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收购商。
大棚葡萄抢“鲜”上市
“大棚巨峰葡萄的亩产量在3000斤左右,好的优质果能卖到30块钱一斤。这个大棚约有两亩地,差不多能挣18万元。”在莱西市院上镇岘沽村的葡萄大棚内,村民程材硕告诉记者,岘沽村种植巨峰葡萄已有30多年,每年葡萄成熟,都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订购商。来自青岛的订购商展开说:“莱西的巨峰葡萄质量在全国来说也是数一数二的,颗粒饱满,而且上市早、口感好。我每年都会过来收货,每天出货2000斤左右,国内主要是发往北京、江苏等地,国外发往东南亚和迪拜等地区。”
记者在莱西市沽河街道西张家寨子村的藤稔葡萄大棚里看到,种植户迟安辉正忙着将采摘下来的葡萄装箱发货。今年,沽河街道的藤稔葡萄不仅上市早,品质还好。藤稔葡萄被誉为葡萄界的“巨无霸”,是近年来市场上较受欢迎的新品种。迟安辉向记者展示,每一串滕稔葡萄的粒数在45—55个之间,葡萄粒的个头有乒乓球大小,重量超过20克,最大的达到38克,一串葡萄重量就有3斤多,售价超过百元。由于莱西大棚葡萄个头大、成熟早,很多订购商都会提前和农户签订收购协议。来自浙江嘉兴的收购商倪景杨兴奋地说:“莱西的藤稔葡萄属于优质果品,收购价每斤30元,我现在一天收购两吨左右。”
“从3月中旬大棚葡萄成熟开始,我一直都在忙着收葡萄,几乎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就起来采摘。今年气温低,葡萄口感比去年好很多,特别甜,根本不愁卖。”莱西市沽河街道西张家寨子村村民张代壮高兴地对记者说,“这两年,沽河街道办事处帮我们改进了电力设施,种植户们都拉上了补光灯,增加了光照时间,让葡萄上市时间提前了半个月,葡萄的糖度也增加了15%以上。我们村藤稔葡萄的亩产量在7000多斤,每亩收入超过20万元。”
打造葡萄种植产业链
作为农业大市,莱西市近年来持续打造镇域特色产业,葡萄产业发展迅速,全市葡萄种植面积超4万亩,年产量8万多吨,2024年产值达18.2亿元,带动果农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莱西目前主要种植巨峰、藤稔、克瑞森、夏黑、阳光玫瑰等多个葡萄品种,已成为华北及环渤海湾主要葡萄种植区之一,是我国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生产的优势产区。下一步,莱西将积极推广发展优质高效葡萄种植,着力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打造集育苗、种植、生产、酿造和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让农民获得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近年来,莱西葡萄种植户在政府引导下,通过产地直供等方式,拓宽葡萄销售渠道。3月中旬大棚葡萄成熟时,每天收购量少则几十吨,多则近百吨。到了4月中旬,全国各地订货商大批涌来,每天出货一两百吨。如今,随着藤稔、巨峰等大棚早熟葡萄进入成熟期,莱西果农又迎来了一年中的丰收季。莱西葡萄种植产业从种植管理到销售,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回乡创业。一粒小小的葡萄已经成为当地群众致富增收的法宝。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康晓欢 袁超 通讯员 解俊 摄影报道)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王熠冉]05/06 15:29 / 青岛晚报
截至5月4日,青岛地铁假期累计客运量达824.21万人次,客流数据背后,不仅是城市脉搏的蓬勃跃动,更承载着千万人次的“畅达幸福”之旅,流淌着这座城市的温度与美好。
04/18 07:26 / 青岛日报
买解压玩具释放工作压力,下单购买虚拟商品获取精神愉悦,求旅游搭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取悦自己,愿意为“情绪价值”埋单。然而,在情绪消费兴起的同时,乱象也不容忽视。
05/15 09:26 / 青岛日报
济南、青岛两大都市圈“积极构建圈内同城发展、济青‘双圈’联动发展、济青郑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整体格局”。这是不久前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济南青岛都市圈联动发展协同开放会议上作出的部署。
04/25 07:20 / 青岛日报
透过开幕式的精彩画面和推介,“爱达·魔都号”邮轮、奥帆中心《寻梦沧海》演艺等文旅场景,崂山风景区、青岛东方影都等文旅地标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