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中国科学家用量子搜寻暗物质获重要进展
新华社合肥11月12日电(记者徐海涛、陈诺)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彭新华教授、江敏副教授等人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探测暗物质诱导的自旋相关相互作用,将此前国际上的探测界限提升50倍以上。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日前刊发了该成果。
在我们的世界,日月星辉乃至自然万物等所有“看得见”的东西,仅占宇宙质量的5%,另外的95%是看不见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找到暗物质,将会带来物理学的革命性突破,让人类更好地理解宇宙。然而暗物质粒子不发光、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无法用任何光学或电磁观测设备直接“看”到。如何探测到“暗粒子”,是国际物理学研究的重大课题。
轴子是可能构成暗物质的热门假想粒子之一。近期,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对微弱能级的超灵敏测量,中科大科研团队巧妙利用两个相距60毫米的极化原子系综,在“轴子窗口”内探测轴子暗物质诱导的自旋相关相互作用。为此,科研人员精心设计磁屏蔽系统,成功把环境的经典磁场信号抑制减弱为一百亿分之一,还采用在引力波探测中广泛应用的最优滤波技术,以最大限度提高轴子信号的信噪比。
通过一系列创新,科研团队在“轴子窗口”内给出了迄今为止最强的中子—中子耦合界限,将此前国际上的探测界限提升50倍以上。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教授迈克尔·斯诺评论认为,这项研究的独特亮点在于创新性引入两种新技术——磁放大技术和信号模板,超越了国际先进水平。
“我们的研究通过提升探测精度和范围,进而提升了寻找到‘暗粒子’的可能。”彭新华教授说。此外,这项研究发展的技术具有远景的实际应用价值,比如通过提高核磁共振的精度来实现精准医疗,以及开展更为精密的深海探测等。
[来源:新华社 编辑:孙宝震]11/15 07:48 / 青岛早报
11月14日,记者在栈桥景区看到,来自西伯利亚的海鸥“大部队”陆续抵达青岛,几百只红嘴鸥在栈桥周围上下翻飞,与游人嬉戏的画面已经成为“青岛一景”。记者了解到,随着气温持续下降,会有越来越多的海鸥抵达青岛。
11/14 11:35 / 海报新闻
青岛“巨幕大屏”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数字化生命力,为青岛的文旅产业等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空间,让青岛这座城市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更加璀璨夺目。
11/11 08:49 / 青岛日报
在社交平台上,“飞跃青岛”被称为“台东必打卡游玩项目”。在宽达数米的超大银幕前,市民游客乘坐动感座椅设备,像是乘坐飞行器一样,时而俯冲、时而上旋,飞跃青岛、北京、西安等城市的知名景点,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自今年7月营业以来,店内日均客流量上百人,周末节假日更多。
11/08 07:38 / 青岛日报
目前,已基本形成北上京津冀、南下长三角、西接黄河流域、东连烟威地区的放射型路网格局,形成以青岛站、青岛北站、红岛站为主,青岛西站为辅的“三主一辅”客运枢纽布局